相交于一点放出光芒

期次:第1295期       查看:86

我们原本是各自向前的平行线,在自己的人生轨迹上独行,也许会因为某种机缘缩短彼此的间距,但更大的可能是永远不会相交,在同一个生活平面里各自脚步匆匆。但是因为这部话剧,不同学院、不同校区、不同的年龄的我们,相交于一点,放出光芒。

第一次知道《魁阁时代》这部话剧是因为我的舍友邹笔润。笔润当时接管了“戏精的诞生”微信公众号,问我要不要加入,“发工资,还算第二课堂学分”。于是,只看到“工资和二课”这点“蝇头小利”的我,一头就扎进了剧组。比起2.0版本有国家大剧院和省话剧院加持的剧组,那时的剧组像个“草台班子”,一切都还探索当中。只知道期末要首次公演,但最后会呈现什么效果,大家谁都没有想过。

正式进入剧组后,我从一开始的编剧助理变成场务,又变成导演助理。协调时间安排排练、借场地借音响、发通知、修订剧本、发盒饭……干过的活自己也数不清。演员在台上演,我在台下听导演的话记,整理好发到群里,一天能发40多条通知。有时候也容易急,急演员不齐、急时间不足、急场地不够、急效果不好,总怕辜负谁的期待。走得很晚的“小平行线”,除了有我,还有雅楠和笔润。每次我们都在熄灯前赶回宿舍,再挑灯夜战。我改台词查资料,笔润改海报做门票,雅楠打字幕。第二天,我们仨齐扎扎地顶着眼底乌云去上课。我开玩笑说,我们剧组是白天见“费老师”,晚上见“马老师”

(我们对马林诺夫斯基老师的爱称),梦里不梦周公,而是与各位人类学社会学大家同游。

一只裤脚收了放放了又收,一位角色的头发盘了又藏,一篓菜的种类换了几种,一个进出音乐的节点前前后后挪动,一束灯光的色调由黄变红,一篇推送的标题几番更改,一件文化衫的字体调了又调……负责服装、化妆、道具、灯光、音效、公众号文创等一系列幕后工作的同学,对诸多细节都反复修改。为了不耽误切换,幕后人员守在幕布后预备着,像F1方程式大赛专业的汽修队伍一样,和演员磨练默契:演员一下场,就有人帮助更换服装、调整耳麦;道具组的同学把每个道具都好编号,把它们在舞台上的位置画成图,身着黑衣在黑暗的舞台上穿梭,在极短的时间内“移步换景”。虽然不在台前,但他们同样获得了所有人的掌声。

庆功宴上,朱晓阳教授说:

“这是一个历史事件,刻在时间节点上,以后可能不会有人做这样的事。”我们极其幸运地在这一点上交会,共同发光发热。我们这些相交过的“平行线”,也许会渐行渐远,但也许有一天我们会再次相交,因《魁阁时代》之名。(李婕妤政府管理学院2018级导演助理编剧助理)